跳到主要內容區
站內搜尋

院長的話

成大醫院於1988年6月12日正式啟用,為南部最具規模之大學醫學中心及教學醫院,自成立以來,肩負「教學、研究、服務」三大使命,勇於承擔「急症、重症、難症、罕見疾病」之社會照護責任,秉持「提供臨床教學實習、促進醫學之研究發展、提供完善之診療服務、協助地區醫療單位之發展、辦理各類醫療人員繼續教育」之服務宗旨,以「生命、愛心、卓越、創新」的核心價值形塑醫院文化,除致力成為最理想的醫療照護場域外,亦不斷朝著最理想的教學研究與工作環境願景邁進。我們有挺身扛起領頭羊角色的內在使命,不是為了樹立個人功業的方尖碑、更不是追求利益極大化的霸業目標,而是為了增進病友福祉、培育後輩學子、積累醫學知識,進而成為同業仿效標竿。

為求永續經營,於2010年6月12日啟用「門診大樓—臨床研究暨癌症中心」,以既有資源與設備為基礎擴建,含括:門診中心、癌症中心、研究中心、公衛及環境醫學中心,以滿足階段性門診、癌症醫療與醫學研究的空間需求。建築外部設計以藝術化天橋造型連結住院大樓,塑造成大醫學中心的新地標,並創造令人驚豔的都市景觀。

於自身發展外,亦致力於提升雲嘉南地區院所醫療水準,於2005年承接國軍斗六醫院,改制為成大醫院斗六分院;2008年起與署立台南醫院(現今之衛福部臺南醫院)持續深化醫療合作,協助營運管理及醫事人力支援,提升整體績效及醫療水準。亦積極配合衛福部雙向轉診、落實分級醫療政策,2017年起陸續與郭綜合醫院、部立胸腔病院、晉生慢性醫院進一步開設合作病房,2019年10月2日更宣布成立「成杏醫聯盟」,與基層診所結盟,擴大雙向轉診、落實分級醫療,以即時醫療資訊掌握病人轉診動向,讓社區民眾享有專業、全面性醫療照護。

順應人工智慧科技之發展,積極與多方合作,導入智慧醫療於各臨床部門,同時建構醫療大數據平台,增進研究取樣效益,提升整體競爭量能。過去三年間,醫院陸續完成許多重要建設(ERCP建設、心導管室擴建、高壓氧多人艙、婦產科微創手術室、斗六心導管室、雙複合一站式診療中心、Hybrid OR、放射腫瘤工程Cyberknife、電腦斷層更新裝機、核磁振造影);基因醫學部,得到第一個TAF認證通過,開啟生物數位資訊先河,也為往後的精準醫療奠定穩固根基。更深化國際合作,與多方簽訂合作備忘錄(MOU),除增加本院能見度、拓展影響力,亦拓展同仁深造進修之機會,提升醫院在尖端醫療設備的優勢。

由於行政管理的戮力改善,營運實績也取得亮眼成績,在財務穩健,盈餘適足之際,為了永續發展,當即勇敢築夢,投入老人醫院、沙崙院區的擴展興建,提供年輕世代更寬廣的揮灑舞台。老人醫院未來將成為高齡者最適醫療及照護模式之極佳場域,並結合高齡醫藥研究智慧轉型,接軌長照2.0,負起國家對高齡族群照護體系的政策與研究發展責任。沙崙院區將提供臨床驗證場域促進生醫產業發展,配合新南向政策開展國際醫療及國際人才訓練,建構全國兒童照護網核心機構及兒童急重難罕照護研發及人才培育。

現今淨零碳排與綠色永續ESG浪潮正席捲全球,成大醫院亦積極響應臺灣2050淨零排放政策及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於2024年12月4日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正式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合作面向涵蓋醫院營運治理、智慧醫療轉型、打造幸福職場、推動環境永續及深化社會責任,展現成大醫院致力提升韌性、接軌國際永續淨零目標的決心。

面對氣候變遷挑戰,將持續深耕綠色醫療,營造永續發展環境,依據歐盟的「雙軸轉型」概念,結合ESG與數位轉型,提升醫療效率與服務,更透過數位科技創新,實現減碳目標。於推動淨零轉型期間,持續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深化數位轉型,成效備受肯定,獲得《Newsweek》評選為2025年全球卓越智慧醫院之一,成為臺灣8家上榜醫院之一。

祈願成大醫院展現智慧與永續並行的成果,攜手為未來努力,以「尊重生命、全人照護、環境友善」為前提,實踐卓越、追求創新,提供民眾共好、共融、共享的永續醫療場域,更上層樓、勝利成功!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