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安全與健康
職場安全與健康
-
職安衛系統
為推動與執行職業安全衛生工作,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等相關法令規定,訂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要點,本要點所稱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業務,係指依相關法令規定,針對預防職業災害、維護院區輻射安全、環境品質與衛生等工作事項,保障人員之安全與健康,並營造舒適工作環境的各項管理作為。惟目前尚未取得ISO 45001或TOSHMS之職安相關驗證,未來將規劃導入。
本院各相關單位職安衛業務職掌如下:
- 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
成大醫院為全面推動職場安全與健康管理,依據相關法規建立完善的制度與流程,設立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由副院長擔任、1名副主任委員由院長指派副院長一人兼任、1名執行秘書,並由各單位主管、職業安全衛生人員、職業安全衛生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勞工健康服務之醫護人員及勞工代表組成。目前遴選委員勞方代表為7人,資方代表為14人,合計21人,勞工代表占委員會人數33%,委員會每季召開會議一次,與管理階層共同研議、協調、規劃及決策職業安全衛生相關議題,其工作職掌包含負責審議、研議、協調及建議全院職安衛相關事務。為保障全體工作人員之職場安全與健康,成大醫院針對承攬商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衛生管理機制。除明定所有承攬商須遵守《承攬商安全衛生管理手冊》,並配合感染管制及相關衛生規範,以確保作業過程符合醫院安全標準外,亦針對作業風險實施危害告知與風險評估機制,透過簽署「承攬商作業安全衛生具結書」,強化對潛在風險的掌握與控管。同時,由勞安室定期召開承攬商協議組織會議,針對安全政策、法規宣導、職災案例分析及缺失改善進行交流與溝通,有效提升承攬商的安全衛生意識與專業素養,進而強化整體作業安全品質與合作效能。
-
教育訓練
成大醫院為提升員工專業知能與職場安全意識,訂定「在職人員訓練計畫」,依據不同職類及其工作風險程度,規劃並辦理年度再教育課程,內容涵蓋職業安全衛生、感染控制、緊急應變等主題,確保員工具備最新知識與應對能力,進一步提升整體醫療品質與工作安全。本院針對不同職類及工作風險訓練項目如下:
本院職業安全衛生相關課程結合實體訓練與線上學習系統,確保所有工作場所相關人員皆能順利完成訓練,課程內容依其工作風險與職責量身規劃,並定期評估訓練成效與需求,持續精進教育資源,致力於打造安全、健康且高效的醫療工作環境,2024年職安受訓人數含承攬商為94,956人次,受訓費用為新臺幣1,503,103元。
-
職安風險評估
成大醫院針對作業活動區之場所、區域、設備及其例行性與非例行性作業活動,全面納入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範疇,管理對象除本院全體員工外,亦涵蓋所有進入院區作業之院外廠商、承攬商及非員工工作者等,納入管理比例為100%,確保其作業活動皆符合安全規範。
- 職業災害處及追蹤
為有效辨識與管理作業中可能涉及的職業安全衛生風險,成大醫院訂定「危害鑑別、風險評估及決定控制措施標準書」,系統性地鑑別與評估作業環境及人員操作活動中可能產生的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及人因工程等各類危害,據以規劃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降低對員工、承攬商及相關第三方的安全衛生影響。所有作業每年均依該標準書進行風險評估,並將執行情形於每季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中彙報。2024年全院共鑑別出41項高風險作業,其中38項已完成改善,風險改善達成率達92.7%,展現醫院持續提升安全管理效能的決心。針對職業災害事件,院方亦制定「工作守則(含員工意外事故防範辦法)」、「職業災害處理與調查作業標準書」及「員工職業災害慰問與醫療補助要點」,以作為事故處理與後續關懷依據。事故發生後,醫院將立即展開調查、紀錄相關資訊,並提報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逐案討論與解除列管,作為持續改善的依據。針對本院高風險區域執行各項安全管理措施,執行安全稽查、環境監測,定期召開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審核與追蹤自動檢查執行情形,並建立意外事故通報及調查處理機制,分析職業災害原因,以有效預防職業災害重複發生。具體措施如下:事故單位主管列席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進行逐案討論檢討報告,針對事故發生原因,例:割傷案例簡報、跌倒案例…等研討改善措施,經會議認可後方予解除列管,並每季公告周知意外事故防範措施。2024年本院未發生任何職業病個案,顯示院方在職場健康促進、危害預防與職業風險管理方面具體成效,亦反映出全院上下對員工健康保護之重視與努力。
-
2024年策略目標年度執行成果
-
員工健康管理
成大醫院重視員工健康與職場安全,明訂新進人員於到職前須依照工作性質完成相應類別之體格檢查,並透過年度健康檢查制度,持續掌握員工健康狀況。針對檢查結果,由4位專責健康服務護理師提供個別化的健康追蹤與管理服務,必要時協助進行工作條件調整,以預防職業病發生。此外,醫院由家庭醫學部、職業及環境醫學部、營養部及勞安室等跨部門專業團隊共同分析健康檢查結果,據以規劃並推動各項健康促進活動,持續打造安全、健康與友善的職場環境。
-
2024年策略目標年度執行成果
-
員工健檢
本院現有員工人數為5,047人,其中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者共有355人。依據《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3條規定,院方配置1位專責員工健康服務醫師及4位專責員工健康服務護理師,負責員工健康管理與保護工作。針對新進人員,則依其所屬工作單位的性質,到職前須完成體格檢查,檢查對象包括一般員工及特殊作業員工,以確保職場健康與作業安全。針對在職員工,2024年主要健檢對象為40歲以上公務人員、65歲所有人員、特殊作業工作人員。依據《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辦理相關健康檢查,特別針對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者,如游離輻射、鉛、噪音、粉塵、甲醛及錳作業人員,另含膳食、環氧乙烷、血液透析室、環管、實驗室及化療作業人員,進行定期健檢。本院健檢項目優於法規規定,以40歲以上員工為例,額外提供全套血球檢查、B型肝炎表面抗原與表面抗體、C型肝炎病毒抗體、麩草醋酸轉胺酶(SGOT)、膽紅素總量、尿酸、四肢血流及壓力測量、心電圖、大便潛血反應及腹部超音波檢查等,充分展現對員工健康的重視與保障。2024年本院新進人員體檢共計900人,完成率達100%;另針對在職員工辦理健康檢查,完成率為100%,顯示本院對員工健康維護之高度重視與落實。
-
員工支持與職場健康保障施
本院透過多元管道落實職務再設計,協助員工進行工作流程評估,並結合行政單位、強化訓練中心與基金會資源,依據員工實際狀況提供客製化的職務再設計服務。內容包括改善工作環境、設備與條件,提供輔具及調整工作方法,以提升工作安全與效能。2024年共服務8人,其中7人進行職務再設計,1人接受心理強化訓練。此外,本院建置「成功窗口」專人專線的員工意見平台,作為公開溝通與意見反映的管道,並結合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預防計畫,主動且全面性地評估員工工作負荷狀況,實施風險分級管理,並尊重員工隱私與自主權,提供個別衛教與必要轉介服務,2024年共評估1,755人,其中33人建議需進一步面談,提供臨場健康指導33人次、臨場醫師會談3人次。在員工關懷方面,本院訂有明確之員工關懷慰問作業流程,於接獲各類關懷案件通報後,由事發單位主管即時關懷,並由員工關懷協助小組收案。若員工有心理諮商需求,則由精神部依照心理健康諮商服務流程提供協助,並於每季召開關懷小組會議進行關懷與後續追蹤,展現本院對員工身心福祉的持續關注與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