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
共築永續,醫校同行
成大醫院配合成功大學之五大項永續發展策略準則(SDSP)持續推動永續經營管理,建構綠色共好共榮之生態價值鏈。
-
危機管理委員會
為因應高風險、高責任的國家級醫療使命,本院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並設立「危機管理委員會」,專責統籌危機應變與安全管理,進一步提升組織風險控管能力。透過災害辨識、分級應變與跨部門協作機制,確保面臨各類挑戰時能迅速應對、有效控管風險,持續維繫醫療服務品質與公共健康安全。該委員會由院長擔任召集人,並指派一位副院長為副召集人,成員包含勞工安全衛生室、急診部、護理部、工務室、總務室、資訊室、秘書室、資材供應室、醫療事務室等單位主管為當然委員,由總務室主任擔任執行秘書,其餘委員則由院長就相關單位選派,合計19至21人,任期兩年,每三個月召開定期會議,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相關計畫彙整後報請主管機關備查,以確保緊急應變作業與災害處置具即時性與效能。
本院災難應變,設有聯絡官、安全官與新聞官協助溝通與資訊發布,整體應變系統分為五大部門:指揮中心、計畫部門、執行部門、後勤部門與財務行政部門,形成明確的垂直與橫向溝通機制。指揮中心由副指揮官及多位功能指揮官(醫療、支援、後勤等)組成,負責協調各部門的資源與運作;計畫部門負責資源整合與前期規劃,涵蓋人力資源、物資調度、病床管理、復原計畫等,確保災難應變具備可行與持續運作的基礎;執行部門則負責實地的醫療服務與現場處置,包括醫療照護、急診處理、安全維護、交通疏導、環境檢驗與異址管理等,為災難情境中最直接執行應變任務的單位;後勤部門提供全方位的支援服務,包括社工關懷、人力支援、物資運輸、設施管理與生活機能(如餐飲、清潔)等,確保應變期間人員與病人的基本需求無虞;財務行政部門則負責人力管理、採購、出納與損害賠償等行政後勤事項,為整體應變行動提供穩定的財務與制度保障,強化應變系統之永續運作能力。
當災害事件發生時,將依據「緊急災害應變通報流程圖」請求支援,依災害嚴重程度共分三級動員機制,確保人力資源能即時、有效投入應變作業。此外,所有員工依據「醫院緊急災害應變指揮系統(Hospital Incident Command System, HICS)」執行所屬任務,形成縝密有序的應變指揮鏈。若災害導致醫療大樓受損或因社區大量病人湧入造成醫療資源短缺,將依「病人重置應變原則」優先安排病人移轉至其他適當場域或合作醫療機構,確保醫療不中斷並維持病人安全。同時,針對他院因災疏散病人之需求,本院亦依「病人接收原則」配合接收病人,並延續其原有之醫療照護計畫,提供即時且無縫的醫療支援,展現區域急救責任醫院之整體應變能力與服務承擔。
成大醫院建置完善的通報、疏散、重置與醫院孤立運作機制,針對不同災害類型制定相對應標準作業流程,搭配定期桌上演練與全院複合式實兵演習,並透過災後檢討與知識管理回饋機制,持續強化組織的整體韌性與災後復原能力,確保即使在重大災難下,醫療服務能持續運作、病人照護不中斷。因應日益多元且不可預測的災害情境,本院每年度依災害性質分類,推動五大核心教育訓練課程,包括資安及個資、醫事通識、感染管制、緊急災害應變及急救訓練,涵蓋資通安全、醫療糾紛防範、群聚感染處置、火災與地震演練、大量傷病人應變等面向。針對高風險時期規劃季度演練主題,以強化實務應對經驗與前線團隊的操作熟練度。
在職教育
宣導活動
實際穿脫教育訓練
-
風險鑑別
為系統性掌握潛在威脅與脆弱環節,本院導入「危害脆弱度分析方式(Hazard and Vulnerability Analysis, HVA)」作為風險鑑別工具。各子計畫權責單位依據院內歷年災害經驗、外部環境變化及新興風險類型,例如天然災害、科技危害,組成專責評估小組,定期盤點可能造成醫療服務中斷或公共安全威脅之風險事件,並量化其發生機率與衝擊程度,依「脆弱度分析」評估之危害事件風險值,作為風險排序與管理策略訂定之依據。風險值超過25%為高風險事件,將納入年度危機管理重點並定期追蹤,藉由跨部門合作,提升整體災害應變效能與醫療體系韌性。根據本院風險評估結果,前五大潛在風險事件依序為火災、大量傷病人、暴力事件、新興傳染病及颱風。這些事件因具備高度的發生可能性與衝擊程度,對病人安全與院內營運構成嚴重威脅,具高度警示價值,應列為本院優先防範與應變之重點項目。為強化整體應變能力,本院已針對各類高風險事件訂定對應的應變子計畫,內容涵蓋災害預防措施、應變程序、指揮體系、人力配置及災後處理機制…等,並透過定期演練與教育訓練,不斷精進應變流程。此外,本院亦持續強化預警系統、資源整合與跨部門協調機制,以確保在突發事件發生時,醫療服務不中斷、病人安全獲得保障。
-
重大傳染病緊急應變計畫
本院肩負雲嘉南地區急重難罕疾病轉診收治任務,並擔任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之支援醫院。為避免群聚感染對病人安全、醫療人力與營運持續性造成重大衝擊,成大醫院依風險管理原則,建構「重大傳染病群聚事件危機管理暨緊急災害應變計畫」,明確訂定通報流程、隔離措施、人力動員與後續復原計畫,作為全院員工、病人及訪客應共同遵循之防疫管理準則,以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確保院內營運穩定與社會醫療服務不中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