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站內搜尋

全人照護訓練

全人照護訓練

  • 生命、愛心、卓越、創新

    • 實踐人文及社會關懷

教學中心持續扮演醫學教育核心推手的角色,每年臨床醫學教育已完成實習者2,700多人,並提供對各類醫事人員之訓練教學,每年在職教育訓練約30,000人次以上。各職類教育訓練內容,均依循本院短中長程發展計畫,並考量醫學發展趨勢而擬定,經訓練成果定期檢討後,再提交醫學教育委員會審核,戮力貫徹成大醫院「生命、愛心、卓越、創新」的核心價值,傳遞「以病人為中心」的文化,培育兼具人文素養與專業能力的醫療人才,進而打造全人醫療照護環境。安寧緩和、高齡護理及愛滋團隊隨著臺灣人口老化加速,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對高齡者的照護需求也與日俱增,成大醫院護理部已成立高齡照護工作小組多年,並建構高齡照護進階制度,協助培養護理師成為照顧老年人的專家,訓練護理師從同理心出發,以高齡者的角度思考從住院到出院的需求,這套訓練模式也將推廣至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等合作經營醫院,構築高齡友善的在地照護網絡。高齡照護工作小組在教育訓練中導入服務設計的概念,第一階段先建立高齡人物誌,透過彙整及歸納照顧現場常見高齡者的特性,創造多位半虛擬的的典型案例,讓護理師能認識各種高齡者的樣貌。第二階段結合標準病人,參考人物誌的背景及情境實際演出,舉辦工作坊讓護理師進行對話、評估與擬訂照顧計畫,學習發掘高齡病人的核心需求。

護理部高齡照護工作小組

護理部高齡照護工作小組

傳統觀念上,急診通常被視為以診斷與治療急性病症和創傷為主,並非安寧緩和醫療的首選場所,為因應老年人的緊急醫療及相關的緩和醫療需求顯著增加,成大醫院急診部於2017年即開始提供安寧緩和醫療照護,2022年成立獨立的急診安寧室(R88單人病房),提供隱蔽空間滿足家屬陪伴需要,更結合跨領域團隊資源,包括住院安寧及居家安寧醫護團隊、藥師、心理師、社工師及宗教師等,提供需要安寧緩和醫療的急診病人及家屬共同諮商照護服務。未來急診部將依照病人緩和醫療的需求,建置各類型評估方式與表單,從緩和療護的角度,對病人因疾病或創傷產生的身、心、靈問題進行早期偵測,詳細的評估並適當的處置,達到預防和減緩痛苦,改善病人生活品質。本院亦長期致力提供愛滋病毒感染者全面的高品質照護,努力破除歧視、撕下各種標籤,讓病人在跨科別就醫享有平等友善的服務,根據院內調查顯示,92%醫療人員在照護感染者能提供無差別的醫療照護、88%人員自己或單位同仁願意照護感染者,及96%同意醫院提供足夠的防護措施,來減少醫療人員的感染風險。2024年底設置「營造愛滋友善醫療服務工作小組」,將由跨專業團隊共同擬定愛滋友善醫療推動計畫,全力打造出更安心無畏的友善醫療環境。

營造愛滋友善醫院團隊

營造愛滋友善醫院團隊

  • 2024年策略目標年度執行成果

2024年策略目標年度執行成果

  • 跨專業合作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健康問題的複雜化,單一醫療專業已難以全面掌握病人的整體需求,故藉由跨專業團隊合作,建構出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模式,不僅可提升醫療品質與安全,也能減少重複性醫療、縮短住院時間,並強化病人的照護體驗與健康成果。為促進團隊協作能力,教學中心於訓練中導入健康照護矩陣(Healthcare Matrix)工具,強調制度與團隊改善的正向學習氛圍,引導不同背景的醫療人員進行全面對話。藉由健康照護矩陣,可幫助團隊從多角度檢視病人照護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如溝通、團隊合作、病人參與、臨床判斷、系統性失誤等病人安全的核心構面,並根據個案內容,針對每一構面進行整體性的分析與反思,討論在照護過程中是否出現問題、其根本原因為何、以及可採取哪些改善策略。

 

  • 2024年策略目標年度執行成果

2024年策略目標年度執行成果

  • 創新教學與持續精進

    • 需求評估及導入

成大醫院持續導入各項智慧科技,以強化照護品質,如安寧居家團隊自2022年導入智慧安寧照護服務平台,讓醫療人員從遠端得知病人生理狀態,適時安排居家訪視或遠端協助家屬處理;安寧病房2023年底起使用匯嘉智慧床墊,當臨終病人呼吸出現異常時發出警報,護理師即時至病房探視,提供臨終照護。各職類教學活動規劃、審核、推動、協調及評值,由教學計畫主持人或課程負責人辦理,定期(每月或每季)依本院目標、教師與學員回饋,於單位內教學會議適時檢討修正教學計畫、課程及評估方式等;每季則派代表出席醫學教育委員會以及教學中心之醫事人員訓練教學小組會議,報告教學執行與追蹤情形。為鼓勵各職類以PDCA方法修訂及改進學員教學計畫,本院訂有「教學改善PDCA獎勵」辦法,透過每年辦理獎勵競賽,推動各職類持續改善提升臨床教學品質,以達各職類教學相互學習效益。

  • 學習成效評估

本院各職類相關訓練均有配套之評估機制(包括訓練成果及教學成效),受訓人員可透過「成大醫院電子學習歷程」觀看個人訓練計畫、各項評量結果、教師回饋等紀錄,該系統會定期發信提醒老師進行評核,並依據學生回饋修正教學計畫,簡化繁瑣的行政流程,讓老師專心教學、幫助學員學習成長,進而提升各職類專業能力及病人照護品質。

學習與教學評估改善循環圖

為確保醫事人員具備醫療決策中不可或缺的批判性思考、臨床問題解構、文獻查詢與實證應用等能力,成大醫院定期開設應用課程強化實證思維,並積極參與實證相關研究與競賽。2024年共產出7篇實證相關論文,第25屆國家醫療品質獎實證醫學類競賽中,文獻查證臨床組榮獲金獎、優選與佳作,新人組則獲得銀獎、銅獎與優選。此外,本院教學活動也不僅止於實務操作,透過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轉化為具學術價值的知識產出,積極與國內外醫學教育趨勢接軌。2024年教學中心共於台灣醫學教育學會發表17篇論文,以及於AMEE歐洲醫學教育年會發表7篇國際成果,另有1篇刊登於醫學教育期刊,顯現本院在醫學教育與學術研究的持續投入與貢獻。

  • 2024年策略目標年度執行成果

2024年策略目標年度執行成果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