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醫學研究
跨域鏈結 產業創新
-
前瞻醫學研究
-
臨床與轉譯醫學研究
-
學術、臨床資源互補
-
本院為教學型醫院,研究、教學及醫療服務三者並重,且作為成大醫學院之附設醫療機構,透過與醫學院緊密合作,共同建立起完整的臨床與學術研究體系,促進我國醫學研究發展、提升醫療技術水準。利用醫學中心豐富多元的臨床案例與跨專科的醫療團隊,結合來自醫學院之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藥學、生技、資訊等多領域的研究能量,加速將基礎理論研究成果落地,實現「從臨床中發現問題、在研究中找答案、再回到臨床中改變照護」的醫學轉譯目標。院內主治醫師若具研究動機,得進入醫學院攻讀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博士學位,並由醫學院教授與臨床導師共同指導,形塑具備臨床視野與研究能力的學術人才。另一方面,醫學院學生與研究人員亦可借重成大醫院的臨床資源,進行數據收集、病例分析及實地驗證,透過此雙向互補機制,也使本院成為南部臨床研究與學研創新的核心樞紐。
為持續發展「以解決臨床疾病或發展新治療法為主體,涵蓋至基礎相關之轉譯醫學研究,並以團隊方式培育兩院未來之研究領導人才」,訂立臨床研究人才培育計畫,發掘及培育優秀臨床醫學研究人才,並由資深研究人員組成團隊帶領年輕主治醫師執行研究,以提升本院研究競爭能力及加強研究品質。此外,訂有「研究論文發表獎勵要點」,鼓勵同仁進行學術研究及發表國際性論文,提升本院醫療研究水準,2024年共有274件期刊論文(其中20篇為第一次發表論文於國際期刊)、126件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申請案。因近年Mega Journal議題受關注,各院校及本校校本部升等辦法皆提出相關措施,並採取加強「期刊實質審查」機制,本院排除兼任、國衛院合聘人員,統計2024年以第一/通訊/第一兼通訊所發表之IF>5論文共有89篇。
-
2024年策略目標年度執行成果
-
支持院內研究
為整合研究軟硬體資源、提升臨床研究品質與效率,本院設立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及成立14大核心實驗室,聘任15名技術員及行政人員、編列每年500萬元貴重儀器維修費及710萬元實驗室耗材費,以維持核心/共同實驗室正常運作。此外,設置研究諮詢平台,由成大資深教授、本院任研究型主治醫師及博士級研究員提供論文與計畫諮詢服務,輔導院內同仁研究設計、論文撰寫及投稿相關事宜,並舉辦論文寫作及計畫撰寫精進課程,提升本院研究量能。
臨醫中心透過每季發行電子報,介紹院內核心設施及研究資源,並建立「線上數位學習平台」及定期舉辦儀器訓練課程,積極擴展服務族群,以提升設備運用普遍率、增進研究論文產出。統計2024年共計舉辦,39場儀器訓練及認證課程,年度院內醫師與醫事人員使用核心設施之人數共計6,071人次,較2023年下降8.5%,經檢討,主因是近年校本部共用儀器實驗室逐漸購入新款儀器,相較目前臨醫中心設置的研究設備多為早期機型,故分流本院的設施使用量,現已提編儀器逐步汰換計畫作為改善措施。
-
2024年策略目標年度執行成果
-
學研醫三方合作
-
跨域整合型計畫
-
2024年度本院共計補助院內研究計畫348件,除以往的「個人型研究」模式外,為「鼓勵資深研究者提攜年輕研究員積極從事臨床與轉譯醫學研究及激盪本院研究風氣」,編列1億2,290萬元用於院內「未來之星培育」、「前瞻整合型」及「非整合型」計畫,扶植院內優秀團隊讓「整合型」計畫成為爭取大型院外計畫前的Pilot sStudy,為跨院跨校的整合團隊做準備,亦鼓勵本院醫師、醫事人員從臨床發掘問題,尋求成功大學基礎醫學與其他跨領域團隊老師研究合作,共同尋找解決方法,並培植國家整合型計畫團隊形成。為發展國際級特色醫療,進而對外爭取高層級研究合作計畫(如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衛院等),本院編列5,000萬元用於院方指定專案研究計畫(Top-Down),結合研究與醫療,期能找出優秀且具影響力的臨床研究,開創新治療領域,同時持續聘任計畫審查委員及邀請相關專家組成整合類計畫審查小組,負責監督及審核各類計畫之進度及未來發展性。統計本院2024年院內跨領域合作計畫共50件、國際合作共同發表85篇研究論文。
-
2024年策略目標年度執行成果
-
建立跨院生技研究網路
本院積極結合成功大學各學院之學術研究量能,進行跨院、跨科系之合作研究計畫,激盪出創新的研究成果,臨醫中心並協助研究團隊院外參賽,或協助辦理專利申請。統計2024年共有8件專利獲證、2組團隊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 3組團隊獲2024年國家新創精進獎。為促進院內創新研究動能,臨醫中心定期舉辦創新研究活動,以期能組成更多跨領域研究團隊,進而達到產學合作與專利申請之目標。此外,本院也持續與外部單位合作,藉由跨機構團隊之資源整合,提高本院臨床醫學研究的水準與地位,同時為提升我國醫療品質貢獻一份力量。2024年共計獲得156件國科會計畫(包含多年期)、國家衛生研究院6件、衛生福利部及隸屬衛生福利部項下相關機構之計畫26件、與其他醫院合作12件、其他機構計畫14件,並舉辦學術演講11場、研討會共4場,以提升研究水準。
-
2024年策略目標年度執行成果